山西大同采煤廢棄區上建設施農業園
新華網太原10月8日,蝴蝶蘭多產于潮濕的亞洲地區,形似蝴蝶,花姿優美,素為熱帶蘭中的珍品。一般人很難把珍貴蝴蝶蘭和干旱少雨的塞北“煤海”大同聯系起來。就是在曾經一度是溝壑縱橫的不毛之地,記者邂逅了“蘭中皇后”。
走進大同市南郊區楊家窯村的溫室培育大棚,44歲的賈玉蘭正在插花桿,在她身后,一排排蝴蝶蘭正在茁壯生長。 基地的經理史東陽告訴記者,在這個村子,他們共建有四座蝴蝶蘭的溫室大棚,占地16000平方米。從2009年開始陸續建立的溫室培育大棚,現在已經可供200萬株蝴蝶蘭生長。“目前年產30萬株成品,產值在1000萬左右,主要銷往太原、北京、東三省等地。”東陽說。 遼寧人史東陽的蝴蝶蘭培育基地原來建在遼寧阜新,“阜新和大同有很多相似之處,同樣都是轉型中的老工業基地,阜新的礦沒了之后,開始走轉型發展之路,發展特色農業,目前大同也面臨著同樣的發展問題。”史東陽告訴記者,這個項目是大同市領導考察之后決定引進的。
大同是全國有名的能源區,由于多年持續開采煤炭,環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。據云岡鎮麻村的麻樹旺回憶,大同過去的山頭是綠油油的草地。“多年挖煤,采石,在礦區底下形成大面積的采空區,山頭也出現塌陷,慢慢地,形成一望無際的采煤沉陷區。”麻樹旺說。 在年降水不到400毫米的大同市,生態被破壞后對農民的打擊是巨大的。南郊區委書記楊勤榮說:“由于采空區地下水源遭到破壞,南郊區有23萬畝農田裂縫、減產甚至絕跡。” “解決失地農民就業,必須大力發展現代農業”,楊勤榮說,得把沉陷區治理與生態修復結合起來,宜農則農,宜林則林。 “大同的氣候條件能滿足蝴蝶蘭的常年催化,只需要平整土地,就能建立設施大棚。”史東陽說,他們已經開始著手試種木瓜,下一步準備同步發展木瓜等特種水果及特種蔬菜。
云岡石窟的后山,曾是地質災害嚴重的采空區,今年成功引進了民營資本,建起了高效特色玫瑰生態園,5000畝玫瑰讓山頭披了綠裝,成了現代農業的新亮點。在大同市的西韓嶺鄉,建起了占地6600畝的3000棟溫棚,解決了近一萬人的就業問題。 坐班車去鄰村上班,現在是賈玉蘭每天的享受。“這些活不累,還干凈,一月2000塊錢也不少,省的在家里一天到晚打麻將。”賈玉蘭說。
![]() |
上一篇: 溫室大棚科學種植葡萄 |
![]() |
下一篇: “菲特”來襲溫州農業受損嚴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