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規程
標準號:GB3301/T007.1-1999
第1部分:總則
1 范圍
本標準規定了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基本條件、農藥和肥料的使用要求以及生產措施.
本標準適用于杭州市企業和個人生產無公害蔬菜。
2 引用標準
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,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.本標準出版時,所示版本均為有效.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,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.
GB3092-1996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
GB3172-87 城市垃圾農用控制標準
GB4284-84 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準
GB4285-84 農藥安全使用標準
GB5084-92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
GB8321.1-8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(一)
GB8321.2-8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(二)
GB8321.3-8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(三)
GB8321.4-8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(四)
GB8321.5-199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(五)
GB15618-1995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
3 定義
本標準采用下述定義。
3.1 安全間隔期:是指在確保蔬菜產品中農藥殘留符合國家標準前提下,當茬蔬菜最后一次使用化學農藥距收獲的天數。
3.2 污染源:是指產生固體、液體、氣體的有毒物質,污染空氣、水源(地下水)、土壤的化所有來源。
3.3 葉面肥料:是指噴施于植物葉片表面并能被其吸收利用的肥料。
3.4化學防治: 是利用化學農藥通過噴霧、噴粉、煙熏等途徑直接殺死害蟲、病原微生物、雜草以及其它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。
3.5 農業防治:是利用農業生產中的各種技術,主觀地對作物生態系統 加以調整,創造有利于作物生長、不利于病蟲雜草大量繁殖的條件,從而避免或減輕病蟲雜草的危害的防治方法。
3.6 輪作:是指在一定年限內,同一塊土地上不同作物的品種按預定要求輪換種植的種植制度。
3.7 間作:是指在同一地塊上,同時在主作的行間種植另一種作物的種植制度。
3.8 套種:是指一種作物的生育后期,在行間或株間種植另一種作物的種植制度。
3.9 農藥殘留:是指在使用化學農藥后,殘存在蔬菜中的微量農藥(包括農藥原體及其有毒代謝物、降解物和雜質)。
4 無公害蔬菜的生產條件
4.1 新建蔬菜生產基地要遠離污染源,相隔距離以無污染為準。已經建立的蔬菜生產基地應加強治理保護。
4.2 蔬菜生產區域的大氣環境要符合GB3095的要求。
4.3 蔬菜種植地塊的土壤環境應符合GB15618-1995中二級以上標準.土層深厚、疏松,有機質含量高。
4.4 灌溉水質應符合GB5084的要求。
4.5 有完善的田間水利設施,能排能灌,日降雨量100㎜以下不積水。地下水位在80厘米左右.
5 農藥使用要求
5.1 堅持“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”的方針,以農業防治為基礎,創造不利于病蟲草害孳生和有利于各類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,優先采用生物農藥防治蔬菜病蟲害。
5.2 禁止使用無生產許可證、農藥登記證、產品合格證的化學農藥
5.3 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、高殘留化學農藥,具體見附錄A。
5.4 允許使用附錄B所列的化學農藥,使用次數、使用方法和安全間隔期必須符合GB8321.1、 GB8321.2、GB8321.3、 GB8321.4、 GB8321.5以及附錄B的要求,不得隨意提高使用濃度。
5.5 推廣使用農用抗生素、微生物農藥和植物性農藥。
5.6 根據蔬菜病蟲發生的預測對癥下藥,因防治對象、農藥性能以及抗藥性程度不同而選擇最合適的農藥品種,提倡化學農藥合理輪換、交替使用。
6 肥料使用要求
6.1. 推廣使用腐熟的農家有機肥和經配制加工的復混有機肥,有限量地使用化肥。
6.2 使用化學肥料應注意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,推廣使用蔬菜專用多元復合肥。杜絕偏施氮肥,不應在葉菜生產中使用硝態氮。
6.3 腐熟的廄肥、綠肥、餅肥、植物秸稈應作基肥使用,經無害化處理的沼氣肥水、腐熟人畜糞可作追肥,但不能在葉菜上作追肥。
6.4 城市生活垃圾經無害化處理,其質量應符合GB3172-87的要求,每年每667㎡的使用量,粘性土壤不超過3000㎏,沙性土壤不超2000㎏。
6.5 符合GB4284-84要求的河塘泥可作基肥。
6.6 推廣使用微生物肥料。
7 無公害蔬菜的生產措施
7.1 農業生態措施
7.1.1建立輪作制度茄果類瓜類蔬菜不少于二年輪作一次;葉菜類蔬菜采用品種和茬口間輪作;深根
作物與淺根作物輪作。應注意合理布局茬口,切忌連作。提倡水旱輪作。
7.1.2 推廣使用蔬菜栽培設施和配套技術,薄膜應采用功能性膜,新膜透光率在90%以上;冬季用無紡布、雙層膜覆蓋保溫,夏季采用遮陽網降溫。連棟溫室應開設邊窗或頂窗通風、安裝換氣扇強制通風、水幕降溫等措施降溫;在種植茄果類蔬菜、瓜類蔬菜時推廣使用二氧化碳施肥技術;夏季換茬期間應揭去頂膜,讓雨水直接沖淋防治土壤次生鹽漬化;推廣微灌技術。
7.1.3 夏秋葉菜生產應結合防雨、防風栽培,利用溫室、大棚等設施覆蓋防蟲網、遮陽網、薄膜機械阻隔害蟲侵入和產卵。
7.2 農業栽培措施
7.2.1 選用良種:采用優質高產、抗病蟲品種,廣泛利用雜種優勢。
7.2.2 種子處理:播前采用溫燙水浸種消毒,或者采用高錳酸鉀、多菌靈等藥劑消毒處理。
7.2.3 培育壯苗:采用低毒高效農藥處理床土或育苗營養土,合理控制苗床溫濕度,移栽前7天進行煉苗,提高秧苗抗性。
7.2.4 精心管理:深溝高畦,根據不同作物合理密植,在晴天無風時定植,適時中耕除草,在保護地栽培中采用地膜或黑地膜覆蓋,根據保護地的小氣候特點,嚴格控制好溫濕度,合理施肥,及時采收.
7.2.5及時清園:生產過程中要及時清除病株、殘葉,防止病蟲蔓延;采收后要及時清除秸桿,揀除廢棄的地膜;清除的枝葉必須要集中處理。
附錄 A
(標準的附錄)
禁止使用的化學農藥
下列高毒農藥禁止在蔬菜生產中使用:甲胺磷、甲拌磷、氧化樂果、呋喃丹、殺蟲胺、三氯殺螨醇、久效磷、氟乙酰胺、磷化鋅、磷化鉛、砒霜、殺蟲脒、殺螟威、1605、甲基1605、1059、六六六、DDT、3911、蘇化203、氯丹、西力生、塞力散、五氯醇鈉、401磷胺、異丙乙磷、三硫磷、氰化物、噠甲、馬甲磷、甲甲磷、甲敵、樂胺磷、甲效磷、速殺畏、速胺磷、大滅乳油、多滅靈、高效磷等。
![]() |
上一篇: 仁壽縣:政協獻計獻策 打造蔬菜生產基地 |
![]() |
下一篇: 張家口市“給力”設施農業建設 |